垃圾分类,青春助力--“E.ME环保计划”公益服务团社会实践
作者:浏览:时间:2022-08-10
“E.ME环保计划”公益服务团成员李建明进行智能垃圾桶的制作
“E.ME环保计划”公益服务团成员刘洋亨在交城第一中学进行宣讲
“E.ME环保计划”公益服务团成员丁雨晨与环卫工人合照
在全国生态文明建设发展的大背景下,“环保”这个词语经常出现在大众视野。为贯彻总书记生态文明的思想,深入学习总书记关于垃圾分类工作的重要指示,我们确立2022年第六阶段“E.ME环保计划”公益服务团的实践主题为“垃圾分类,青春助力”。2022年7月15日到8月8日,bat365官方网页版“E.ME环保计划”公益服务团开展以“垃圾分类,青春助力”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。
实践活动前期,实践团队的核心成员线上进行了一次集体的讨论,确立了此次的活动内容,由于徐州地区疫情的影响,实践团决定将宣讲采访等任务在各个团队成员的家乡进行。实践团进行了相关资料的查找,宣讲PPT和队旗的制作以及实践团队成员的工作分工。
实践活动中,团队成员分为三批次进行相应的实践活动。第一批次,在家乡当地开展宣传教育的活动,宣传教育主要是面对员工、社区小孩子进行的;第二批次,在家乡当地开展采访等活动,采访的面对对象为社区工作者、环卫工人等;第三批次主要进行制作智能垃圾分类装置。
其中,社会实践团队成员刘洋亨、温鑫、周翀等人负责宣传教育的任务,刘洋亨同学在家乡联系当地的交城第一中学进行宣讲,他带着团队共同制作的文创产品以及队旗来到了交城第一中学,先在老师的带领下参观了学校的垃圾分类装置,并为在校的同学们进行环保知识、垃圾分类知识的科普,与同学们进行了深入的探讨。他称当地的同学们从小便对环保的概念十分了解,但是小部分执行的还不够到位,在他观察了同学们扔垃圾的情况之后,他发现大家的环保意识大部分是到位的,当同学们把垃圾扔出垃圾桶外时,大多数同学会捡起来扔进去以保证垃圾桶周围的干净。学校的垃圾分类很到位,贴有应该分类垃圾的标签,宿舍楼下,教学区的垃圾桶都有垃圾分类的标识。温鑫同学联系社区,带领小孩子一起在社区进行捡垃圾的活动,并在社区进行宣传;周翀则是在社区开展了垃圾分类大讲堂,与孩子们一起感受环保带来的无穷魅力。
丁雨晨、陈俊扬、向锌等人负责采访的工作。丁雨晨同学在幸福里小区采访了环卫工人,他们这个社区有一个竹亭被人们称为“环保亭”,因为这个亭子的所有材料都是由安吉山上的竹子做的。他采访了一些环卫工人,这些环卫工人称,该社区的居住者都比较有环保意识,懂得进行很好的垃圾分类,该地区的垃圾桶都是新型的贴有垃圾分类标识的垃圾桶。随后,丁雨晨同学以及他的同伴和环卫工人一起打扫了社区的卫生,丁雨晨同学称环保工人就是马路天使,工作没有高低贵贱之分,正因为他们多了一份认真细腻,才能让这份平凡的工作变得不平凡。陈俊扬与向锌同学都采访了社区的工作者,他们说各地的社区工作者们也在相应的进行环保知识的宣传,比如画黑板报、贴海报、开展环保知识讲座等宣传方式。
李建明等三位同学负责智能垃圾桶的制作。他们先是购买好了材料,上网查询相关的资料、讲解等,然后对智能垃圾桶进行制作。
活动后期,社会实践团队成员在线上开会,对各自的实践成果进行展示,对各自所做的实践活动发表自己的感想,我们发现,各地对环保的宣传是到位的,但还需要进一步加大力度,大部分地区都有垃圾桶的垃圾分类标识;各地绝大部分居民的环保意识都是到位的,对垃圾分类也有一定的认识了解。我们确定了下一步将制作的智能垃圾桶应用于桃苑二号楼宿舍,后期会对宿舍的同学进行相应的采访。
本次社会实践中,我们的感受颇丰。世界文学大师雨果说:“大自然既是善良的慈母,同时也是冷酷的屠夫。”近年来,人类由于对环境不够珍惜,生存环境遭到了严重破坏,各种环境问题接踵而至,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。“E.ME环保计划”公益服务团已经有五年的实践基础,我们的目的就是要从新时代员工视角出发,做有学校和学院特色的环保公益服务团。我们会在环保的这条路上坚定地走下去,为大家普及环保知识,利用所学到的知识为大家服务是我们实践团的最终目的。
新闻来源:庞淑琪
摄影:刘洋亨 丁雨晨 李建明
审核:孟凡成